[第23期]新生儿保健

本期介绍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,才能适应新环境,维持其生存和健康发展。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,调节功能差,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。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/3死于出生后28天内,尤以第一周最高。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%,新生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。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、早产、窒息、出血和感染等最常见,所以在新生儿期的科学保健是非常的关键的! 那么,在新生儿如何进行科学喂养、疾病预防、免疫接种等方面保健呢? 我们有幸请到了黄宏副主任医师(爱爱医用户名:huanghong224),为我们进行关于“新生儿保健”相关的专题讲解。

核心问题

1特殊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注意2新生儿重症肺炎相关性诱因考虑3人工喂养的婴儿对牛奶和羊奶之间选择4早产儿水电解质,酸碱平衡具体注意事项5早产儿静脉营养,早产儿喂养的具体注意事项

活动规则

提问时间为9月10日~9月17日,请提问与本期主题相关的问题,无关问题我们将会做删除处理。

活动奖励

前30名提问会员可获得5朵鲜花,优质提问可获得爱爱医专业积分+1。

专家答疑

gumluo
很多人都认为小儿吃维生素AD吃到3岁,有的认为吃到1岁,夏天不吃,这有什么根据吗?

S丶先生
感谢主任的作答,最近床位上遇到的一7岁小儿 因右中下大叶性肺炎住院,治疗一周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入院时血WBC14.5*10^9/L 但现在查未见下降反而上升,激素用了2天五天前就停用的,主要用抗生素是头孢塞肟纳。和炎琥宁抗病毒的(因患儿青霉素过敏就没用)余都是对症支持治疗的。 想请教主任,血WBC治疗后怎么反升不降啊 胸片复查好转、。

7岁小儿肺内感染,多是支原体,时间久可为混合感染,WBC高要注意并发症,脓胸、脓气胸、肺大疱等。必要时换药,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,抗生素要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S丶先生
想请问下黄主任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呕吐,喂养不耐受您常用吗。有没有不良后果。 另HIE诊断金标准是?(只要是新生儿检查我感觉都会见到低密度影的)

1、 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引起呕吐是此药物的不良反应,我不常用,您可参考红霉素用药的注意事项。 2、HIE诊断主要根据一是围生期窒息史、二是神经系统表现,三 是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诊断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mczm
防止溶血可用白蛋白?

可以,是一个不错的方法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lijuan19860810
请教黄主任,新生儿右侧膈肌膨隆?暂无任何症状应如何处理??

新生儿右侧膈肌膨隆无任何症状不需做任何处理,再观察观察,必要时可做一些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天使的刀
黄老师,多谢你的解答,我还想问个问题,早产儿静脉营养的热氮比值在什么范围较适合患儿的成长呢,我见有些书上面是100-200之间,但我们主任说的是150-250之间,哪个比较合适呢,其中热量是除蛋白质外的热量,包含奶量提供的热量吗?应该只是糖和脂肪乳所供的能量吧?

1、新生儿对食物的耐受力差,尤其是早产儿,那么各组织器官尚不成熟,对热卡需要多少也有所不同。如:生后2-3天每公斤体重约需要125.5~292.8KJ(30-70卡),以后逐渐增加,至1周约需418.4(100卡),2周约502.1KJ(120卡)3周约543.9KJ(130卡),4周585.7KJ(140卡)按摄入量计算也是由少到多。如:10天的早产儿摄入量是200ml/kg.d,10天以上是体重的1/5。液量与热卡供给之比值为1.5ml/1kcal。 2、热氮比:     1)、静脉营养时,新生儿热氮比(热量kcal ∶1 g氮)适合在200-300∶1,即每提供200-300 kcal的非蛋白质热卡,就给1g氮。     2)、静脉营养所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有早产、持续时间、热量摄入过高和高脂血症等。故在肝功能受损时,应适当控制高糖和脂肪乳剂的输入,可将热氮比降至200∶1以下。    3)、当肾功能受损时,应给较高的热量和选择必需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液作为氮源,热氮比可提高至300∶1以上。    4)、当肝、肾功能均受损时,一方面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,降低尿素氮;另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天使的刀
早产儿补液量是不是跟进食的奶量一起算啊.比如一33周早产儿.生后7天.一天奶量鼻饲100毫升.那还要补多少液体呢.患儿1.8公斤.请黄老师指导

应该算的,如果喂养量不多可以忽略不计,小儿是什么原因补液?是肺炎高热?还是腹泻脱水?病因不同所需要补液的量是不同的。 液体的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量、静脉输液量和食物中含水量。就这33周早产儿来说,已经鼻饲,所用维持液量主要为不显性失水量加上尿量,用10%葡萄糖液即可。液体总量要按现有的体重计算,偏低一些为宜,液体多加重心脏负担,易引起心衰。就这位早产儿体重1.8千克,那么在7-28天里液体供给量应是110-130ml/kg.d,也就是说一日总入量按120 ml/kg.d×1.8kg=216ml,体温每增高1℃,应增加10%~13%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爱医儿
请教黄老师:早产儿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、时间比足月儿晚吗?小儿晒太阳防缺钙、那一天大概需几小时?冬天一周需几天?谢谢!

正常是不晚,小儿无论是何种方式喂养的婴儿均因按时添加辅助食品。 添加辅食的原则:① 从少到多,使婴儿逐渐适应② 由稀到稠,先从汤类开始,逐渐增加到稀粥③ 从细到粗,先添加菜水,逐渐过渡到菜泥、碎菜④ 由一种到多种,一种适应后在添加另一种新的辅食⑤ 患病期间不添加新的辅食。 一天间断晒太阳,加在一起的时间能达到2-3小时就可以,冬天要酌情,防止感冒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zhangnan1987
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,请黄教授系统的讲一下吧?谢谢

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(HIE): 1.病因:缺氧,缺血 2.临床表现: 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肌张力变化,严重可有脑干功能障碍,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可分为3度:轻度、中度、重度 3.辅助检查:B超,CT 4.治疗要点: 支持治疗:吸氧,必要时用人工通气来维持。纠酸,维持血糖及血压稳定 控制惊厥:首选苯巴比妥 治疗脑水肿:控制液量,有颅高压可用呋塞米、甘露醇 5. 护理措施: 定时监测心率、呼吸、血氧饱和度变化,注意神志变化,前囟饱满、双瞳孔大小及肌张力等。 遵医嘱给药,观察药物反应。 早期干预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刘景阳
虽不是保健问题,但希望得到你的指导。 生后20天早产儿入院,因面色青紫,血氧保和度85%,于9天前经诊断为肺炎,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及其它治疗后,症状明显好转,于3天前测体温不升,食纳少又入暖箱,考虑因早产儿酸中毒可能,给予碳酸氢钠治疗,加之入暖箱,体温恢复正常,请问黄主任抗感染治疗疗程及早产儿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及疗程,现在能否停用抗生素?因为此病人正在我手中住院,正面临困惑,虽不是保健问题,但希望得到你的指导。

用抗菌素后效果明显说明是细菌感染,对症了,体温不升是不是有败血症或硬肿症等?表现为三少一低,少吃少哭少动,反应低下。面色苍白,体重不增。早产儿肾功能不完善,易出现低钠血症、低糖,肾小管排酸能力差,呼吸困难严重者,但又因进食少,体温不升,体内组织缺氧,代谢不全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,以原发性HCO3-降低(<21mmol/L)和PH值降低(<7.35)为特征。呼吸性酸中毒的特点是体内CO2蓄积及PH值下降。此患儿症状可不典型,应早期注意。治疗上给1.4%碳酸氢钠,也可用5%碳酸氢钠5mL/Kg,取半量不要纠偏了,也可用7.28%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mL/Kg,稀释成等渗液后应用。 停用抗生素:体温正常后5-7d,症状/体征消失后3d,金葡菌:体温正常后继用2-3W,总疗程≥6w,支原体:疗程至少2-3w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1)

小影子3000
请问黄主任:新生儿重症肺炎相关性诱因除了反复感染,早产,窒息等,还应考虑哪些方面,另丙种球蛋白治疗上有没有禁忌症?非常感谢!

1、新生儿肺炎原因很多,大致分为感染性、乳汁吸入性和胎粪吸入性和医源性,感染性又分为产前产中产后由细菌、病毒、霉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。 2、如果是重症肺炎,那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病变,还能累及神经系统、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沁尿系统等多功能器官受损,往往死亡率很高。因此,用丙球、白蛋白、血浆效果很好,以提高机体免疫力。没有禁忌症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xah20050141
请教黄主任一个问题:有重度窒息的早产儿,经抢救后阿氏评分9分,这种特殊新生儿喂养与护理有哪些需注意的呢?

1、应母乳喂养,与足月儿相比,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、必需脂肪酸、能量、矿物质、微量元素和IgA,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时期恢复到出生体重。 2、如果吸吮能力差,吞咽功能不协调可抽母乳鼻饲,也可用5%葡萄糖水,耐受后用早产儿配方奶。 3、每次喂养量愈少,间隔时间就愈短,并且根据奶后有无腹胀、呕吐、胃内残留及体重增长情况调整,理想的每天增长为10~15g/kg,哺乳量不足,不能满足小儿需要可辅以静脉营养。 4、喂养后竖抱起,拍背打嗝,向右侧卧,以免溢乳,引起窒息。

特邀专家:儿科-黄宏 赞一下(0)

黄宏本期专家
儿科-副主任医师

黄宏,女,吉林大学通化医药学院儿科教研室,科主任(副教授),曾经在中国解放军第206医院临床内科、临床儿科工作。发表专业论文:儿科课堂教学开发与和谐课堂教学构建,参与编辑并出版《儿科学》(第二版)工作。

专家访谈信息

关注人数:2202人

问题总数:21个

待解决数:3个

本期状态:已结束

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

© 2002-2024 IIYI.COM 版权所有

粤ICP备13009187号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性-20100033